(1)传统与现代结合 在有限的2-4周时间内,统筹安排传统实训与现代加工实训的时间:通过传统的实训方式,使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通过实训过程,了解机械制造基本的加工工艺过程;通过现代加工的实训(包括3D打印、柔性制造系统等),使学生感受到新工业革命下的工业现代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工业化大生产的效率和效益等。通过传统与现代实训的结合,既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使实训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起到实效。 (2)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在普通实训的基础上,每个工种增加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此举即增加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本工种更多的知识。如:所增加的具有现代特色的工具与检测仪器,能将不同专业相关的内容融合到实习内容中,学生在实习的同时,增加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品的创新性、加工精度、安全意识等评判,给出实习分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利用中心的装备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参加挑战杯等创新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多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的竞赛中获得奖励。 (3)不同专业差别化训练 中心的实训工作面向全校30多个工科专业,针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科特点,采用不同模块组合;机类的学生注重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非机类的如化工专业的学生,注重工艺流程和工程观的培养;材料专业的学生注重材料成型机理及热处理工艺的认识,电气控制专业的学生则注重机床控制及工业化大生产的控制流程的培养等,实现了不同专业的差别化训练,与本专业的理论学习融为一体。 在中心装备方面,除了面向机类学生的传统机械加工装备,针对非机类学生,添设方便灵活的电动工具、小型台式机床、钎焊设备和模型多样的熔蜡浇注设备、小型3D打印机等,增加实践环节的趣味性、现代感。 (4)集中实训与开放实践 中心采取实训环节集中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自主研发了实训网上安排的预约管理系统。 利用该预约系统。学生实训项目既可以是中心提供的选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课题,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场地支持,从而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挖掘学生潜力为宗旨”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5)资源共享、服务社会 中心与校内其它院系、科教城高校院所、常州市乃至江苏省工业企业之间建立了共享资源协作机制,共建了2所研究所,成为2家企业的培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