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的科学研究,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图》、《AutoCAD》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作为主要成员承担省部级项目7项,鉴定3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7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 EI检索3篇。出版教材3部。
2.受教育经历
1978/01-1982/01,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煤矿机械化专业,学士。
3.研究工作经历
1991/09-至今,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2/01-1991/09,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机械系,提升运输教研室,助教、讲师。
4.荣誉称号
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8/06。
2)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0/06。
3)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0/07。
5.科学研究
(1)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1)机械设计及理论
2) 自动化生产装备研发
(2) 主持和参与纵横向项目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
| 承担角色 |
|
BY2013024-14 | 高速电梯平衡补偿链智能化盘绕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研发 | 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3 | 主持 | 纵向 |
KYH1202178 | 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置研发 | 企业 | 2012 | 主持 | 横向 |
KYH1102055 | 电焊锚链检测自动化技术研发 | 企业 | 2011 | 主持 | 横向 |
BK2009104 | 基于激光冲击波的管线钢焊接接头抗应力腐蚀机理研究 | 省自基金 | 2010 | 主要成员 | 纵向 |
09KJD460001 | 多维减振并联机器人耦合动力学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 | 2009 | 主要成员 | 纵向 |
KYH0802005 | 氯气阀门难题攻关 | 企业 | 2008 | 主要 | 横向 |
08KJB430002 | 涂层界面残余应力对其结合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面上项目 | 2008 | 主要成员 | 纵向 |
06KJD530046
| 换热器旋转扭带在线污垢清洗和旋流强化传热复合技术
|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 | 2006 | 主要成员 | 纵向 |
BE2006104 | 1500t/h高效节能型长距离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开发与产业化 | 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2006 | 参与 | 纵向 |
00KJB460001
| 输送高粘度液体的新型齿轮泵的研究 | 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 | 2000 | 主要成员 | 纵向 |
(3)专利
发明人 (排名) | 名称 | 申请号或授权专利号 | 专利类型 | 申请日期 | 授权日期 |
3/7 | 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设备中的变层盘绕装置 | ZL201210057574.3 | 发明 |
| 2013.9 |
2/6 | 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设备中的提链装置 | zl201220081874.0 | 实用新型 |
| 2012.9 |
4/6 | 低温流动层法制备氮化钒涂层方法及其装置 | ZL201010122769.2 | 发明 |
| 2012.8 |
2/4 | 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置 | zl201120516143.X | 实用新型 |
| 2012.7 |
1/4 | 一种逃生窗 | ZL201020164661.5 | 实用新型 |
| 2011.3 |
1/5 | 一种燃气泄漏报警与处理装置 | ZL200810024954.0 | 发明 |
| 2010.12 |
1/5 | 一种车窗玻璃升降机构 | zl201020164664.9 | 实用新型 |
| 2010.12 |
(4)鉴定
1)换热器旋转扭带在线污垢清洗和旋流强化传热复合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鉴定,鉴字〔2007〕第027号,(排名 3/10)。
2) 1500t/h高效节能型长距离双气垫带式输送机的开发与产业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鉴字〔2008〕第1004号,(排名 7/10)。
3)输送高粘度液体的新型齿轮泵的研究,江苏省科技厅鉴定,苏科鉴字〔2002〕第857号,(排名 2/4)。
(5)获奖
换热器旋转扭带在线污垢清洗和旋流强化传热复合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2008. (排名 3/10)
(6)论文
作者 | 论文题目 | 发表刊物、年、卷 (期):页码 |
论文获奖情况 |
A.P. Hu,D.J.Kong and W.Zhu | Design on Disc Cam Mechanism of Roller Follower | Applied Mechanics andMaterials Vol.33(2010):631-635 | EI:20110113554513 |
A.P. Hu,D.J. Kong and W. Zhu | Study on synthesis of hinged four-bar linkage straight-line mechanism using three symmetric points |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0, 426-427: 330-333 | EI:20100612692737 |
胡爱萍等 | 方坯连铸重型火焰事故割枪设计 |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8):58-59
|
|
胡爱萍等 |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接触强度计算的研究
| 机械设计2008(11),p45-47
|
|
胡爱萍等 | 利用齿廓综合曲率比作齿面接触强度的精确计算
| 煤矿机械2008,29(7),p29-31 |
|
胡爱萍等 | 同时按K和[α]设计平面曲柄滑块机构的解析法
| 机械设计 2000(1),p33-34
|
|
胡爱萍等 | 一种按[α]值同时确定凸轮机构偏距及最小基圆半径的计算方法 |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2),p239-240.
|
|
胡爱萍等 | 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曲柄滑块机构的解析法 | 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4),p580-581,595.
| EI:9094791840
|
6.教学工作
(1) 主讲(讲授)课程(附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信息)
1)《机械设计》(授课对象:装备、机制、成型专业本科生)
2)《机械原理》(授课对象:装备、机制、成型专业本科生)
3)《机械设计基础》(授课对象:热能、石工、建环、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生)
4)《机械制图》(授课对象:机制专业本科生)
5)《AutoCAD》(授课对象:机制、热能专业本科生)
6)实践环节:指导《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机制专业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2) 教学成果
1)机械类专业分类教学改革与“三型”人才综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1
2)“自制、自主、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第2完成人),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1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本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第3完成人),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1
4)“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1
5)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本科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第5完成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结题,2010.3
(3) 主编或者参编教材
1)《AutoCAD2008工程制图基础教程》(第2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2,(2011年被评为学校精品教材)
2)《工程制图》(副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2 ,(2011年被评为学校精品教材)
3)AutoCAD初级实用教程(第2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4) 教学论文
作者 | 论文题目 |
论文获奖情况 |
胡爱萍等. | 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探讨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8) :91-93. |
胡爱萍等.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48-49 |
胡爱萍等. |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质量保障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58-59,62
|
胡爱萍等. | 高校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实践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3):57-58,64
|
胡爱萍等. | 浅谈工科实验教学 | 实验室研究与管理2000(1): 17-18,22
|
7.研究生培养
在读研究生1名;
8.联系方式: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 213016
Email:hapcczu@126.com
电话:0519-83290264